过去河南走出了双汇、牧原、三全、思念等食品巨头,如今王宁带着泡泡玛特靠IP经济与“情绪消费”火遍全球,张红超、张红甫兄弟让蜜雪冰城从刨冰店变身全球门店最多的现制饮品品牌,于东来的胖东来更被誉为“零售业乌托邦” ,是商超零售反内卷的传奇存在。
52岁的巴奴创始人杜中兵,同样出身河南,他高喊“服务不是巴奴的特色”,借着“毛肚与菌汤”爆款单品,厮杀火锅红海,终于向资本市场亮剑。
杜中兵以“产品主义”自居,将巴奴火锅定位为“品质火锅”。以2024年数据来看,其人均消费金额为142元,比海底捞的97.5元客单价高出45%。
所以巴奴也常被消费者诟病太贵了,今年2月杜中兵还因“月薪5000元就不要吃火锅”的说法,深陷舆论漩涡。
人均142的火锅,到底贵的有没有理由?明里暗里拉踩海底捞的巴奴,能否支撑起一个更有想象力的未来?
2023年,因“5片土豆18元”,引发火锅刺客舆情,让更多人知道了巴奴这个「火锅界的爱马仕」。而这距离巴奴成立其实已有二十余年。
巴奴火锅2001年就在河南安阳开出了第一家店,那时的杜中兵刚从焦化行业挖到第一桶金,算是餐饮界的外来客。
学海底捞是众多餐饮品牌的第一步,杜中兵也不例外。当时巴奴年轻员工们天天研究擦鞋、美甲、舞面。杜中兵曾提到巴奴模仿海底捞的场面:“我们的小孩舞面舞得半夜都不睡觉,在宿舍里拿着餐巾纸拧成卷在那舞,最后还是舞得没自信。”
在安阳摸爬滚打8年,直至2009年南下省会郑州开店时,巴奴还在学习海底捞搞服务,只是有珠玉在前,难以出圈。
幸运的是,期间,巴奴联手李洪军教授,创新“木瓜蛋白酶嫩化”技术,发制毛肚,将其变得鲜脆又健康,逐渐成为王牌产品。
2012年,杜中兵提出“产品主义”,更名巴奴毛肚火锅。巴奴正式从海底捞的模仿者转向对立面,这才走了一条差异化火锅之路。
去年初,海底捞开始试水加盟,加速占领下沉市场,小龙坎新增70家门店,但杜中兵坚持直营模式。招股书显示,截至2025年6月9日,巴奴的直营门店数量为145家,覆盖全国39个城市。
财务基本面倒是给了巴奴登陆资本市场的底气:2022-2024年,巴奴营收从14.33亿元涨到23亿元,年内利润从亏损519万元翻身赚1.23亿元,经调整净利润率也从2.9%提升至8.5%。
今年1-3月,受益门店扩张,杜中兵入账7亿元,同比增长25.7%,单季利润达到5500万元,整体翻台率达3.7次。
招股书显示,2022-2024年,巴奴火锅顾客人均消费整体分别为147元、150元、142元,其中一线元。
以北京王府井商圈为例,巴奴毛肚火锅显示的均价为155元,而海底捞火锅均价为120元,确实有一定差距。
这也是可以解释的,巴奴奉行「产品主义」,毛肚、野山菌汤和“十二大护法”等特色菜,其毛肚选用新西兰天然牧场的牛肚,野山菌汤只选用云贵川高海拔地区的野山菌,连主要牛肉原料都是澳洲和牛。受限于食材,巴奴的客单价确实偏贵。
不过,巴奴火锅的产品主义也并非没有漏洞。2023年9月,巴奴旗下子品牌“超岛自选火锅”羊肉卷被检测出含有鸭肉成分,引起外界对巴奴火锅品控的质疑。最终以“超岛独立运营”为由迅速切割,赔付金额超800万元应对舆论风暴。
超岛的创始人正是巴奴火锅创始人杜中兵之子杜夯。在冲刺上市之前,巴奴也进行了“清理门户”的动作。目前,超岛相关店铺已全部关闭。
如若再次发生食安事件,将直接冲击巴奴 “产品主义” 的定位,导致消费者对其品牌信任度下降,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。
但近几年,其客单价已有明显下滑的趋势:从2023年的150元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138元。“品质”标签似乎开始褪色。
巴奴解释称是主动进行产品组合调整、拓展客群带来的策略性微调。业内人士指出,巴奴是在引入价格更亲民的产品,换取更高的翻台率、更广的消费群体和市场。
即便客单价较高,巴奴在市场份额方面与海底捞仍然差距悬殊。2024年中国火锅市场按收入计,巴奴仅占0.4%的份额,海底捞则达到6.7%。
此外,巴奴的盈利水平也不如海底捞高。2024年,海底捞实现营收427.55亿,是巴奴的18倍;净利润47.1亿,是巴奴24倍;净利率为10.99%,接近巴奴2倍。抛去相差10倍的门店数量因素,论单店盈利能力,巴奴也是远不及海底捞的。
海底捞依靠超千家门店网络形成规模效应,通过采购和成本控制相结合,降低了运营成本。而巴奴全国目前仅有5座中央厨房、1家底料工厂,门店规模小、线持续造血考验
。招股书显示,若巴奴毛肚火锅未能在2029年12月1日前完成上市,投资人都有权要求巴奴回购他们持有的全部或部分股份。
,相当于每年开50家,这速度比海底捞当年起步猛,放在当下又或趋于保守。2025年时间已近过半,巴奴年内新增门店数仍为个位数,与全年目标相距甚远。这一开店速度能否在下半年显著提速,也将成为资本市场评估的关键指标。
。欧峰也提到,其下沉需要一场“产品降维、场景重构、供应链升维”的系统性变革。2024年中国前五大火锅品牌的市场份额合计约为8.1%,较为分散。二三线城市的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。瞄准这一市场的除了多元化布局的海底捞,还有凑凑、楠火锅及一些地方品牌,甚至单人小火锅也在以30元客单的极致性价比异军突起,横扫商场。
,想要维持市场地位,恐难上加难。另外,《2024年中国火锅产业大数据研究报告》显示,火锅平均客单价到2024年上半年已降至59元,二三线城市消费人群对价格比品质更敏感。巴奴的高端路线能否一直维持下去,市场对此存疑。
目前巴奴的增速已有放缓趋势。2023年到2024年营收增速从47.38%降至9.23%,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从248.78%降至37.06%。若不能持续创新、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,或有进一步下滑的风险。
最后,按单店投资500万元计算,巴奴的开店计划需要7.5亿元资金支持。有意思的是2025年1月,巴奴毛肚火锅还